回顧鎖羅盆建屋 是「需要」還是「想要」?

上回提到保育白腊困難重重,保育人士在二○一七年提出的司法覆核,推翻二○一四年城規會就海下、白腊、鎖羅盆三幅郊野公園「不包括土地」的《分區計畫大綱圖》,今年三月城規會進行會議,討論三個地點的《分區計畫大綱圖》的修訂項目。然而,政府未有進一步修訂白腊的「鄉村式發展」用地面積,而環境破壞的情況持續,不禁令人惋惜。今回我們來回顧一下情況稍為樂觀的另一幅「不包括土地」──鎖羅盆。
 
環境曾遭破壞 被質疑建屋
位於船灣郊野公園的鎖羅盆,該地因位置偏僻、充滿神秘感而衍生出不少傳說,成為不少人尋幽探秘和郊遊的好去處。人煙稀少的鎖羅盆屬高生態價值地點,其中一段河流被漁農自然護理署定為「具重要生態價值河溪」。除了河流,該地擁有多樣化的生態環境,包括紅樹林、淡水濕地、蘆葦牀、風水林、海草牀等,與毗鄰的郊野公園的生態功能相輔相成,孕育多種珍稀或具保育價值的物種,例如弓背青鱂、食蟹獴、矮大葉藻、斑灰蜻、褐扁顱蝠等。
 
然而,鎖羅盆與白腊的生態環境同遭破壞,在二○○八年,有市民揭發鎖羅盆被斬去近四百棵樹和附近位置被堆上建築廢料,當中涉及政府土地及私人土地。由於當時鎖羅盆尚未制定《發展審批地區草圖》,有學者質疑是「先破壞、後發展」,地主或以復耕為名,在制定草圖前將樹木移除,有助將來城規會將被破壞的土地劃為「農業」地帶或「鄉村式發展」地帶,作建屋或其他發展用途。
 
在二○一○年的「大浪西灣事件」爆發後,政府曾承諾會逐步將五十四幅「不包括土地」納入郊野公園範圍,縱然鎖羅盆擁有極高的生態價值,卻沒有被納入郊野公園。至二○一三年,政府公布《鎖羅盆分區計畫大綱草圖》,把超過四公頃的土地劃為「鄉村式發展」地帶。當時村民估計未來十年會有一千人遷回鎖羅盆居住,因此將需要興建二百七十間丁屋。
 
十年無丁屋申請 當年需求被高估
無論是海下、白腊或是鎖羅盆,關注團體最大的批評,都是質疑政府建議的「鄉村式發展」地帶過大,是錯誤理解原居民的「真正需要」。事實是,城規會最近就修訂圖則的文件,透露原來二○一○至二○一九年的十年間,政府是從來無收過任何興建丁屋的申請。回顧原居民代表當年提出的二百七十間丁屋,共一千名村民的估算,再對比今日村內荒涼情況,時間證明了當年的需求被高估,不禁歎息何謂「真正需要」。
 
規劃署現時就鎖羅盆「鄉村式發展」地帶的最新建議,是把「鄉村式發展」地帶進一步減至一點一公頃,範圍主要圍繞當地幾個荒廢的村屋群,對比最初用地面積,減少超過一半,做法貼近當年各環保及關注團體的建議。不過有一點仍值得關注,規劃署在文件中一邊廂表示村民提供的估算數字能作為有用的參考,另一邊廂又表示在規劃階段未有實質的方法,判斷這些估算數字是否「真正需要」。
 
今次司法覆核案件雖然未必能為「不包括土地」帶來進一步的保護,盼望政府能從中吸取經驗,為往後的規劃制定分析「真正需要」的方法,說服市民甚麼是真正的「需要」而不是「想要」,保護珍貴的生態和鄉郊環境。
 
長春社公共事務主任陳穎君
刊於2020年4月24日星島日報綠色論壇
 
成為綠息份子,訂閱通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