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擊非法傾倒 還望政府決心
尖鼻咀非法傾倒泥頭的現場
從泥頭山被揭發以來,全港其他非法傾倒泥頭的地點不斷曝光,反映新界鄉郊早已淪陷的局面。回顧歷史,政府和立法會以往曾多次開會,更成立了「打擊非法棄置廢物小組委員會」跟進非法傾倒的問題,最後小組在二零一一年提交了一份報告,並建議政府應落實相關措施,打擊非法傾倒。
不過翻查報告,我們發現仍有一堆未完成的建議,而修訂過後的《廢物處置條例》又避重就輕,要徹底檢討鄉郊傾倒泥頭的問題,請先回到原點,補做報告內各項建議,起碼足夠解決問題的一半。而綜合近來各關注團體的建議,以下各項,請積極落實,不要又再一次錯失保護鄉郊資源的機會:
一. 修訂《廢物處置條例》,任何私人土地上擺放建築廢物的行為,政府部門需從保育、土壤肥力等環境保護角度去考慮
二. 修訂《城市規劃條例》,把發展審批地區圖延伸至現時未有涵蓋的新界鄉郊地區,令規劃署有執法權力,加強保護作保育用途的土地
三. 加強對付非法傾倒建築廢物的措施,如把現時在工務工程的運載記錄制度,強制延伸至私人機構的工程項目、利用全球衞星定位系統追蹤泥頭車等
四. 建立詳盡環境基線資料庫,包括各生境的類型、面積、高度、坡度等,協助政府部門有根有據地要求涉事人士恢復環境原狀
五. 釐清及公開恢復原狀的準則及指引,確保具生態及農業價值的土地能夠真正恢復其功能
六. 增加各部門執法的資源及人手,加強巡邏及監察違例發展個案,以便部門可更迅速採適當的跟進或檢控行動
七. 成立跨部門專責小組,協調各部門的執法工作